您现在的位置是:优秀论文展示
互联网+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推广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
学术论文附件

无附件

论文题目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互联网+远程医疗”现状评价
作者姓名 单天龙 李晓冬 杨鑫
是否发表 刊 号 ISSN 2096-6164
期刊名称 产 业 科 技 创 新 期刊期次 2020年第15期
项目名称 互联网+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推广现状调查研究
项目类型 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编号 201910429041 学科类别 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立项年份 2019 联系QQ号 1815195363
项目组成员 姓 名 年 级 专 业 是否主持人
单天龙大三工程管理第二主持人
杨鑫大三工程管理第一主持人
卢裕源大三工程管理
陈洁大三工程管理
刘雅寅大四工程管理
指导老师 姓 名 职称 研究方向
李晓冬 副教授 工程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互联网+远程医疗”模式的发展现状,发现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此构建了基于“条件、能力、效果”三个维度的多指标体系进行现状评价。通过对华东、华南、西南三个地区等十一个省份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库检索收集主客观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互联网医疗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地区现状差异及原因。

关键词:互联网,远程医疗,多指标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项目其他

学术成果

引言

“互联网+远程医疗”是健康医疗服务领域的一种新趋势,它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档案建设、远程会诊、在线疾病咨询、在线治疗等健康医疗服务。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有利于缓解人民健康卫生需求和医疗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尤其在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凸显,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各省份远程医疗平台作用”。

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远程医疗”模式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1%。对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医疗产业,了解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有针对性做出政策引导,对该领域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了一套基于“条件-能力-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大数据采集得到各个指标取值,采用主成分分析对主要问题进行识别,对我国华北、华南、西南三个地区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1基于多指标评价体系的主成分分析

1.1多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通过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如表1)对“互联网+远程医疗”的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单指标或一级指标评价往往受片面性和不确定性影响,多指标能从多个层次综合的对目标进行评价,避免因某一




指标离群而导致的评价结果不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稳定性。

多指标评价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条件

医疗条件

医疗器械

人员技术

医疗人员资质

互联网医院申请批准

基础设备设施

网络信号

服务软件

远程医疗设备

人力资源

医生平均工作时长

药品管理

专家资源

网络运行维护人员

能力

信息共享

信息储存

隐私安全

数据整合分类

技术研发

线上会诊总平台搭建

人工智能分析

诊疗规范

专家在线治疗

服务流程

会诊记录

效果

医疗效果

治愈率

会诊时间

线上治愈流畅程度

患者体验

费用

满意度

通话质量

患者操作的难易程度

分级诊疗

基层技术支持

欠发达地区的患者也能够接受大医院专家的治疗


1.2主成分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基于大样本,分析多变量数据间内在关系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向量变换的方法将线性相关指标转换成线性无关的综合指标,从而切断相关性的干扰,给出降维后的主成分,作出更准确的估量。主成分分析法优点明显:1)通过分析少数几个主成分来代替所有成分,工作量降低;2)适合类似本文所研究的大数据体系,侧重于信息贡献影响力综合评价。

2“互联网+远程医疗”现状调研

2.1调研过程简介

1.问卷调研:问卷的问题设计来源于指标。对三级直指标中可通过群众反映的主观性指标进行问题设计,如患者满意度、隐私问题、操作难易度等。问卷有效填写对象包括基层医疗服务站人员、社区居民、大学生、医院工作人员等接近五百名人员,可以保证通过问卷获取的数据更具代表性。

2.数据检索:通过国家数据网等途径对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客观指标,如人力资源、治愈率等,进行数据检索。同时也参阅了《中国统计年鉴2019》对数据进行补充。

3.地区选取:本文选取华东、西南、东南地区进行调研。在医疗水平方面,这三个地区的医疗条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综合评价的分析结果更具代表性。

2.2数据分析举例

由于问卷问题较多,仅列出代表性问题介绍调研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远程医疗的治愈率指标比较理想,但仍存在10.34%的人认为治愈效果并不佳,而且存在1.72%的人认为并没有效果。进一步对比各个地区的治愈率效果差异,从图2中可以看出每次治疗都有效的情况大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而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相对较少。互联网医疗设备指标则主要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华东和西南地区远程医疗设备较多,华南地区较少,这受三地区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3调研数据主成分分析

为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及对比各地区现状,基于SPSS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求解结果得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了高达83%,说明三个指标即可有效的解释所有指标。三个主成分对应成分矩阵如表2所示。由三个主成分的成分系数以可知,医疗条件、信息共享、技术研发、分级医疗、基础设备设施在主成分A1上占用比较大;患者体验、医疗效果、诊疗规范在主成分A2中占用比重较大;人力资源在主成分A3中占有比重较大。

分别以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得到各个城市的综合排名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1治愈率统计图                                      


图  2每次治疗都有效统计图


 3远程医疗设备分布情况

主成分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A1

A2

A3

Zscore(医疗条件)

0.875

-0.274

0.319

Zscore(基础设备设施)

0.867

-0.168

-0.197

Zscore(人力资源)

0.268

-0.087

0.917

Zscore(信息共享)

0.946

0.126

-0.053

Zscore(技术研发)

0.931

-0.005

-0.142

Zscore(诊疗规范)

-0.260

0.714

0.401

Zscore(医疗效果)

0.451

0.729

-0.337

Zscore(患者体验)

0.096

0.737

0.126

Zscore(分级医疗)

0.932

0.085

0.077

3 综合评价得分

Y1

Y2

Y3

Y

排名

山东省

2.505

1.284

1.306

2.018

1

安徽省

1.324

-0.344

-1.689

0.422

6

江苏省

1.730

-0.497

-0.225

0.883

4

浙江省

1.529

-1.202

-1.015

0.465

5

江西省

-0.401

-2.127

0.663

-0.611

8

贵州省

-2.453

-0.614

-0.025

-1.613

10

四川省

0.983

0.566

1.965

1.058

2

云南省

-0.246

-1.214

0.725

-0.299

7

海南省

-4.770

0.839

0.310

-2.610

11

广西省

-1.054

1.057

-1.411

-0.633

9

广东省

0.850

2.268

-0.602

0.923

3

4结果分析

4.1华东地区

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华东地区(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相对于其它地区综合评分较高,山东省更是名列第一。华东地区省份是人口大省,科技人才较多,人力资源丰富,有效促进了医疗的发展。

另外,华东地区除山东省外,其它省份在患者体验、医疗效果、诊疗规范方面评价得分较低,这三个指标体现远程医疗的服务质量,评分较低说明虽然华东地区互联网医疗资源较多,但服务效果并不乐观。

4.2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评价结果显示:四川省医疗的人力资源远远高出了西南地区平均水平,医院数量占整个西南地区的39.8%,执业医师占44.3%,注册护士占41.6%,医疗的人力资源已接近整个西南地区的一半,反映了医疗资源的不均衡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西南地区评分与华南、华东等地区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互联网医疗所需技术水平和硬件设备也将受到多方面的约束。

4.3华南地区

通过评价结果不难发现华南地区的医疗效果、诊疗规范及患者体验的评分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这与该地区大医院病人较多、医疗资源紧张有关,通过互联网会诊确诊的病人治疗时间相对于普通门诊病人治疗时间更短。

5结论

本研究针对“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建立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大数据检索、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对我国华东、西南、华南三个区域多个省份的互联网医疗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为制定互联网医疗持续健康发展对策做了数据准备。

参考文献

[1]Kazman,etal. Telemedicine Leverages Power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Health Management Technology; 1999,20 (9):8-10. 

[2]Yamada M,et al.Emergency image transfer system through a mobile telephone in Japan. Neurosurgery,2003;52(4):986-988.

[3]李亚军.远程医疗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J].医学信息学,2012,19 (1):39-40.

[4]朱士俊,蔡金华,杨全胜.远程医学的建立和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20145(3):297-298.

项目其他学术成果附件

无附件